查看原文
其他

当下房市:我嗅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丨阳光

2016-08-28 阳光 南京城记丨

关注  城市流动的方向

倾听  城市心跳的声音



前天参加融侨的品牌发布会之前,与融侨高管在休息室交流。有一个时刻,他们抓起手机,屏息凝视,那会儿遥远的厦门正拍地,现场如火如荼,他们在南京这一侧轻声喊着,脸上写满了焦虑与兴奋……好一会儿,不知道谁喊了一声“拿了”,所有人欢呼一下,然后瘫倒在椅子上,如释重负。


厦门地王的新闻立刻刷屏:



融侨以42.18亿竞得翔安新城片区新城中路与翔安西路交叉口东北侧的2016XP04地块,成交楼面价38345.4元/平,溢价率139.66%。不仅突破了之前万科X2016P02地块楼面价22336.8元/平,成为翔安新地王,同时也再次刷新了上午禹洲J2016P01地块楼面价32825.3元/平,成功晋升厦门单价新地王。


京沪深之外,继合肥、南京、苏州之后,广州的土地燃烧了,厦门的土地燃烧了,珠海的土地也燃烧了……


一   部分二手房开始上涨 


从南京在年初的楼盘日光开始,时至今日,房荒依然得不到缓解。按照传统的房价周期论,货币的供应量、政府的打压态度、房价地价的双限等,应该是投资需求消退了,购买力下降了,降温了甚至开始跌了。


事实上,多数楼盘,每逢开盘必日光,买房人就像无数的溪水流水,千股万流,汇聚成大江大河,虽然在各种数据中看不见这些微不足道的溪水,但能感觉到它们在涌动,悄无声息的推动着房价上涨。


这种日光的局面,恐怕也拜政府所赐,一是限价政策,二是新城区的全力打造。几乎没人不想买河西南与江心洲,只不过绝大多数买不到罢了。



除了新房,其实二手房,也呈现出非常微妙的态势。


龙头上海,经过三个月的低迷与回调,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在7月再度冲高。7月上海二手房共成交3.85万套,较上月环比上涨36.6%。全市二手房成交总金额889.6亿元,环比上月增长39%。很明显,二手房价也开始微涨。


而南京,事实上随着房价的板块轮动与梯度效应,部分二手房甚至老破小也开始涨起来了,且涨幅在最近一周有扩大的迹象。比如龙江板块,所有的房子,都在普涨状态。


主城一些地铁口、房龄相对较新、有物业环境的小区,也会涨起来,而不是之前很多人说的“百年不涨”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他区域太贵,尤其是买不到新房,苦苦等待调控把房价打压,但实际上房价并未松动之后,刚需们实在熬不过只能去购买还能“够得着”的房子,这种上涨有点“补涨”意味,但确实夯实了城市的房价底部。也许,真过一两年,南京城2万以下房源绝迹、3万以下都很少了。


年轻人,该关注最后的时间窗口了!




二  学区房行情启动 


曾经被很多地产专家与媒体长期看衰的学区房,甚至连上海的大神都写下一篇神作,关于学区房的本质与风险,采取回避态度。


我曾写下《南京教育格局(名小篇)》、《学区房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堡垒》、《资本与教育:慢一步者,就此目送》和其他关于学区与教育的文章,对于南京这座城市,学区房的价值在于优质的教育兼保值功能,尤其是一线名小学区房的价值,很多人还是低估了,总认为价值稀释,无法保值,甚至有归零趋势,重在家庭教育云云。


1)一线名小学区房,不是房价上涨幅度最大的,但能跑赢平均值;


2)名小,在于学校长期积累的教学理念、体系与经验丰富的老师,也在于对家长实行过滤筛选,选择一群价值观趋同、鸡汤与鸡血兼备的家长,大家心心念之;


3)初中学区房,重在保底的意义,而不是单纯看冲高成绩或表面均分;


4)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,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,优质教育永远是所有人的追求。


随着8月底新生陆续入学,又会带来新一轮的学区房行情,甚至,这波行情已经在启动,那些无所谓、等着看、慢慢来的家长将被迫付出更高的代价。学区房,与其他板块有区别,其房价波动受供需因素影响很大,某个节点,比如夏天,观望的人逐渐增加,房价纹丝不动。而到了9月10月,3月4月,需求的人多了,迅速消灭大量性价比高的房源,房价也明显抬升。



比如现在,一线的拉力琅芳就不用提了,300万以下房源急遽减少,二线的汇文、银小、游小也开始上涨,甚至连房价相对较低的南师附小学区房也启动。之前一二线学区房单价3万多正常,现在3万多的是少数,一般都是4万多5万多。


不知不觉间,这个市场已经默认了房价的上涨及夯实,如果关注学区房的,近期要注意了,刚还叹息涨了一些,犹豫之间,一步踏空,步步皆错



三  龙头已休息了半年 


所谓龙头,指的区域块、居住、教育、配套综合而言最好的,即奥东板块,是这两年房产大牛市最先起势、最先实现整体突破的区域。然而,自1月份至现在,也沉寂了半年多,房价在4.6万左右徘徊,成交量也一度萎靡,最近才刚有一点抬头。

这说明了几点:


(一)目前南京房地产市场,价格到达4.5万的档位,增速会明显降低,购买力分层;


(二)  房价的梯度效应,短板最少、优势最多的板块,冲高到一定层次,其他板块顺势跟上,层层递进,轮动明显;


(三)  当奥东的房价休息半年多,其他板块纷纷大涨,甚至涨幅不低于奥东,连传统大坑麒麟、板桥都涨上来很多,风险也在堆积。但对于龙头区域,倒是夯实了底部,在如火如荼的疯狂行情中休息了半年,也可以理解为蓄势,回过头来看奥东,价格也没当初那么感觉很高了;


(四)  之前,奥东充当了全市的房价先锋、龙头地位,之后的房价市场,下一轮的涨势中,奥东还会不会是龙头?毕竟红颜还是那个红颜,就是老了。





四  燃烧的土地


截至8月24日,2016年年内,全国已经出现单宗土地超过10亿的地块300宗,其中溢价率超过100%的地王达到了150宗。而2015年同期,单宗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亿的只有150宗,其中溢价率超过100%的只有6宗。


仅看1~7月份,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土地不是在呻吟,是在狠狠的燃烧。

关于土地,想起一座城市:合肥。


年初,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我时,问除了一线城市与南京,还看好哪些城市,我举出几个,比如合肥,因为合肥从某种意义上很像是“小南京”,城市的有序扩张(巢湖成了大合肥崛起的牺牲品)、政府的搬迁、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、科教文卫资源的指向性配置,特别是销存比、小学入学人数、金融机构存款这些因素出色,几乎是小一号的南京。虽然江苏人南京人未必在意合肥,其实之前,安徽从胡温时代的“泛长三角”到现在直接去掉了“泛”,正式融入长三角,预示着合肥这座城市的起飞,这片土地在政府小心翼翼的呵护之下,具备了较高的文明与商业价值,一次又一次匪夷所思的地王,预示着资金的密集型进入,集体看好,直接把合肥房价拉了几个涨停。


所谓房价,往往是地价的滞后反映。


全国中心城市的崛起,土地的稀缺与燃烧,成为越来越多开发商的共识。央企是运动员,有些层面又是裁判员,单纯一句这些央企不差钱,所以拿地很随意——这种观点谬误之极,显然不了解央企国企,对于企业负责人,真实的动机更可能是:宁可不赚钱,也不能赔钱。若出现国有资产的重大损失,无论如何闪转腾挪,对于个人的政治前途都是极大损害。因此,央企国企在一二线城市的连续拿地,这的确是不可忽略的信号。



民营企业,特别是闽企,接过央企国企的接力棒,甚至更为疯狂。固然,正如融创李波总所言,过去的地产黄金时代,见证了粤企、浙企的光辉岁月,然而白银岁月,闽企勇当先锋,用汗水铸就辉煌。除此之外,民营企业其实对成本测算有着更为严谨的态度,一着不慎满盘皆输,眼看那漏气眼看那楼塌,大家都是风雨里的过来人,自然明白冒进的风险。然而,不拿地是立刻就死,拿地至少还能死中求活,我做地王、让你无地可拿。


信达的孤独求败、央企国企的挥钞购买、闽企的爱拼才会赢,三道风景,三重刺激。与买房人的恐慌相比,开发商拿地更是生死之搏,都关乎生死了,谁在乎那些纸币?


一个地王,不过是一个开发商的悠悠情怀;


一城出地王,也不过是这座城市的土地供应与操盘策略;


十多个城市的地王集体喷薄而出,恐怕,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怀或策略问题了,而是全局性的,整体性的,甚至是前瞻性的一种集体判断。



每次南京拍地,政府都跟媒体预先打招呼:新闻报道中不允许出现“地王”等字眼,然而,这也不是打招呼和不写就能避免的。在开发商侧,全国能有未来的中心城市也不过十多个,在人口红利消失的现在,这些城市相当于最后的不死凤凰。实体经济好,它们好;实体经济不好,他们也好,这个“好”建立在其他沦陷的基础之上。


然而,这是必然趋势。


正如之前所写,《地王:阴虚阳亢,已然暗示了方》、《衰退式繁荣?房奴汹涌,房价向上》,我的一贯观点:地王,是普通人的梦魇,但却暗示了方向。衰退式繁荣,虽只是大国经济的斜阳余晖,但也毕竟是老百姓所能触及的为数不多的繁荣。


远方,除了诗,还有无数的地王。近处,是低价房在迅速被拉高、填满。曾经,还有低价的老破小可以容纳一点城市的欲望和栖息,如今也所剩无几,在我们这种城市,等待年轻人的,是被迫付出更高代价的地方;等待中产的,是远方的地王;而等待富豪的,是海外的碧桂园与“李家”城,我只是嗅到一丝不寻常的味:层的鸿沟可能在未来几年迅速扩大。立体的城市,犹如巨大的黑洞,埋葬了希望,也孕育出新的希望,埋葬了许多人,也诞生了许多人,埋葬了爱情,也诞生出新的爱情,这就是现实,我们活着的现实。



悦读推荐

地王:阴虚阳亢,却暗示了方向 

衰退式繁荣?房奴汹涌,房价向上

南京教育格局(名小篇)

学区房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堡垒

资本与教育:慢一步者,就此目送

【独家解读】8.11南京调控,房价何去何从

被围猎的王石

楼市泡沫加剧,还要入场追高吗?

调控,风暴前夕……



喜欢此文,欢迎转发、留言和点赞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